粒状有机肥的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:
1、原料准备
收集原料:收集各类有机废弃物,如畜禽粪便(鸡粪、牛粪、猪粪等)、秸秆、菌渣、糟粕、城市有机垃圾等。这些原料需要确保无明显的杂质和有害物质,并且要进行初步的晾晒或风干,降低其含水量,以便后续处理。
粉碎处理:将收集到的大块原料进行粉碎,使其粒径变小,增加物料的表面积,便于后续的发酵和造粒。
调配原料:根据不同的原料特性和产品需求,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各种原料进行混合调配。
2、发酵处理:
将调配好的原料堆放在发酵场地或发酵设备中,通过翻堆、通风等方式提供充足的氧气,使微生物在适宜的温度(一般为 55-65℃)和湿度(60%-70%)条件下进行好氧发酵。
3、造粒成型
将经过发酵和陈化后的有机肥物料进行筛分,去除其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未完全发酵的物料。将调配好的物料输送到造粒机中进行造粒。造粒机的类型有多种,如圆盘造粒机、挤压造粒机、滚筒造粒机等,可根据生产需求和物料特性选择合适的造粒机。
4、烘干冷却:
烘干:将造粒后的肥料颗粒输送到烘干机中,利用热风或其他加热方式将肥料颗粒中的水分蒸发掉,将烘干后的肥料颗粒输送到冷却机中,通过风冷或水冷等方式将其温度降低到室温左右,以便后续的包装和储存。
5、筛分包装
筛分:对冷却后的肥料颗粒进行筛分,去除其中的不合格颗粒,将筛分后的合格肥料颗粒进行计量包装,包装后的产品需要进行标识,注明产品的名称、规格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、生产厂家等信息。